已拿版号的这款《王者荣耀》IP新作,能否引领“平台格斗”突围移动端?
3724
2023-09-11 09:38
作为一款当之无愧的国民级手游,腾讯天美工作室旗下的《王者荣耀》的一举一动都分外引人关注,上线近8年,除了持续深耕玩法内容、积极推进多元价值融合之外,近年来《王者荣耀》的探索重心明显开始转向IP衍生产品侧。迄今为止,腾讯天美工作室已正式曝光了三款王者IP新作,分别是开放世界游戏《王者荣耀:世界》、格斗游戏《星之破晓》(原《代号:破晓》),以及自走棋游戏《王者万象棋》,清晰折射出了其试图打造一个“王者荣耀IP宇宙”的远景目标。
首次于《王者荣耀》五周年庆典曝光的《代号:破晓》
而在几款新品中,目前距离公测最近的一款游戏,当属已在6月喜提版号的《星之破晓》,该作也在8月18日开启了安卓计费删档测试。相比有着“开放世界”光环加持的《王者荣耀:世界》来说,《星之破晓》的热度算不上特别高,但一阵子体验下来,发现该作不仅通过“PVE横版格斗+PVP平台格斗”并行的玩法设计,在内容玩法层面营造出了足够的创意复合乐趣;更重要的是,其还循着一种打造“平行世界”的思路,以各个玩家耳熟能详的角色为支点,对《王者荣耀》的IP剧情进行了一番逻辑自洽的续写,由此推进了IP内核的传承与创新延展。图源:《王者荣耀》世界观体验站
但随着《星之破晓》的出现,这一现象或许可能有所转变,因为该作在大方向还原IP英雄并进行适度微创新的基础上,进一步尝试循着RPG设计思路,推进了剧情故事与PVE玩法的融合,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让玩家在得以在闯关战斗的间隙,逐步对各英雄背景、人设建立起更深刻的认知,从而为王者荣耀IP的内容深度赋能。以《星之破晓》的新手英雄,即《王者荣耀》玩家熟悉的铠为例,游戏内,不论是形象外观亦或是“回旋之刃”、“不灭魔躯”等技能,都在游戏内得到了完整复刻。李白vs凤求凰技能对比
得益于IP内容的还原与创新,《星之破晓》首先足以做到更精准的吸引、转化IP玩家,并提供给他们更为与众不同的新鲜感,由此其随后围绕IP世界观铺开的剧情、玩法,自然也会更加有的放矢。图源:TapTap
相比较为体系化的“平台格斗”体验来说,认为《星之破晓》更可圈可点的是在战斗设计上以《王者荣耀》为基准,打磨出了一套IP玩家接受度极高的连招体系。比如说铠在用“回旋之刃”给敌方挂上飞刃印记后,接“极刃风暴”即可触发追击伤害,在能量值累计足够的前提下还可进一步释放“不灭魔躯”形成强击飞;像李白的“将进酒”依然是熟悉的三段式技能,在“平台格斗”的框架内,玩家如果巧妙利用第三段的“返身”特性,甚至可以瞬间回场完成一波反打。B站@柯逃bb
总体来说,认为《星之破晓》PVP内容的惊喜点,并不在于“平台格斗”玩法调校得有多好,而是更多源于其借势IP特色,同步实现了激发玩家体验兴趣、降低玩家理解门槛、引发玩家共鸣的共振效果,这也为该作未来的成功增添了一份可观的砝码。移动端迎来最有可能成功的“平台格斗”游戏?回头来看,诞生于1999年的“平台格斗”鼻祖《任天堂明星大乱斗》已面世二十余年,期间不乏有《英灵乱战》等“追随者”尝试接棒,但迄今为止依然没有一款游戏能做到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,尤其是在手游领域,“平台格斗”品类仅有零星部分产品出现,基本可以说是空白。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许多,比如如上文提到的“平台格斗”有着上手易、精通难的特质,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积累更为持续的正反馈,这类慢热的节奏本就与行业发展趋势有所割裂,这也致使其群众基础一直不够广泛。而《任天堂明星大乱斗》之所以能成为该领域的里程碑游戏,绕不开的就是该作不仅集结了大量任天堂IP角色,同时主机环境也使之具备了一定“派对游戏”特质,这种核心优势决定了新品不是简单“依葫芦画瓢”就能在该领域分一杯羹的。来源:游资网
本网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如有异议(包含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侵权)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文章。
标签:
相关文章
推荐
最多浏览
加入我们
小白也能寻找到乐趣,找到自己的圈子的社群。
加入我们一起建设吧
发布属于自己的圈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