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艺谋监制,《英雄联盟》网剧频上热搜,聊聊“游戏改编剧”那些事儿
4035
2023-04-20 09:39
4月9日,家喻户晓的名导演张艺谋,在中国电影大数据盛典上透露道,预计将于今年9月开始拍摄《英雄联盟》电竞网剧,这也是张艺谋首次涉足网剧领域。据观察,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,相关话题屡屡冲上微博、知乎等各大平台热搜。
22年9月《边缘行者》上映后,《赛博朋克2077》在线人数一度剧增7倍有余
图源:steamcharts
而从改编的细分路径来看,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,就是动画、电影这两类影视品种,不论整体数量还是口碑佳作的出镜率,都比电视剧要高得多。原因其实也很明了,首先是动画,这一品类与游戏属性本就接近,非真人表演的形式也使得其艺术创作自由度更高,基本只要在保证硬件品质的基础上,沿着游戏IP世界观的主线进行故事衍生创作便不容易“翻车”。当然,这样的主流思路其实也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毕竟在内容上朝“粉丝向”倾斜,虽然容易拔高玩家粘性,但同时也意味着对泛大众圈层用户的渗透度相对有限。现在许多玩家都已患上“游改影PTSD”
最后便是电视剧,天然更冗长的内容线,以及其面向的更广阔、更下沉的受众群体,都决定了“游改剧”将面临创作难度高、制作成本高、改编故事众口难调等多种问题,相比动画、电影的掣肘更重,这也使得这条改编路线一直以来都相对沉寂。但即使如此,也不乏有精品爆款出现,譬如说上文反复提及的,豆瓣9.1分的《最后生还者》,以及近几年来国内“游改剧”的标志性作品——豆瓣7.9分的《穿越火线》网剧。那么以这二者为参考,我们是否能从中摸索出一些“游改剧”的成功法门呢?不同的改编思路,相同的底层逻辑市场的本质是供需,作为主要面向游戏核心玩家与泛大众用户两类群体的“游改剧”,如何平衡与同步拿捏二者的观影诉求,基本可以说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命门所在。今年1月,HBO出品的《最后生还者》上映后,很快就在海内外都收获了清一色的好评,甚至被不少用户誉为“史上最佳游戏改编剧集”。图源:B站@绝命墨菲
二是在叙事手法上,《最后生还者》在本就拥有末日题材+优秀剧情蓝本两大“法宝”的基础上,进一步完成了自“游戏化叙事”朝“影视化叙事”的转变,让哪怕从未接触过游戏的观众也能沉浸其中。游戏重体验,影视重感受,因此主创团队删减了大量原作中起到“衔接”作用的桥段,用来加快整体故事节奏,同时增加了部分原创分支剧情,通过塑造更鲜活立体的群像角色,去丰富影视剧的世界观,为影视化第三人称视角下泛大众用户的观影体验服务。例如第三集新增的“同性剧情”虽饱受争议,但实际上也让“比尔”和“弗兰克”这两位游戏中的“路人甲”在剧中拥有了更丰满的人设,同时起到了适度缓和剧情紧张感的效果(当然,绕不开的还有欧美影视剧追求“政治正确”那套……)。《使命召唤》、《全境封锁》、《战神》等大作的影视版都在路上了
但不论哪家厂商,哪款游戏被进行影视化改编,还是衷心希望,每一个影视制作团队都能在发自内心的热爱游戏、玩懂游戏的基础上,再进行艺术加工创作,而非秉持着对游戏的傲慢与偏见,对剧情进行肆意“魔改”,向玩家输出那些带有鲜明个人主观色彩,或是商业化气息浓重,但却难以引起大众共鸣的内容。正如《最后生还者》剧集执行制作人“克雷格·麦辛”在IGN访谈中提到的一般:“如何才能打破游戏改编作品的诅咒?我认为就是要真心爱这个游戏、这些角色,爱二人之间的点点滴滴,这整个世界所有的细节,并发自内心理解认同它们,然后一遍又一遍的游玩,直到自己真正融入这个游戏,并发自内心的喜爱它们才行。”来源:游资网
本网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如有异议(包含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侵权)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文章。
标签:
相关文章
推荐
最多浏览
加入我们
小白也能寻找到乐趣,找到自己的圈子的社群。
加入我们一起建设吧
发布属于自己的圈子